每年的政府照明財政補貼招標對與照明行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。就像今年的3月20日北京美泉宮飯店大廳外110家LED企業、近300位投標代表排成的長隊,這說明了照明行業對這政府的財政補貼是多么重視了,而且這次招標是財政部首次針對LED產品推廣進行補貼。
此前在招標公告上,對于投標主體的要求只有“必須具有獨立法人資格,注冊資金不低于5000萬元”,并未限定陸資企業(只要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合法注冊),港資、臺資等非陸資企業均可參與投標。因此,此次參與投標的企業不僅有飛利浦、歐司朗、松下電器、東芝、臺達等國際知名企業,還有上海明凱、上海三思、浙江生輝、天津海宇、大連路明、寧波燎原、廈門東林、山西光宇、邁勒斯、惠州元暉光電、四川九州等專業性LED企業;就連惠州雷士、陽光照明、上海亞明、雪萊特、廈門通士達等由傳統照明轉型LED的企業也欲分羹。“擠進去的企業除了得到補貼之外,更能獲得LED行業更多的話語權,奠定自身的江湖地位。”一位LED企業負責人表示。
亂花漸入迷人眼,據了解此次參與投標產品的價格來看,同類型同規格的產品價格差異大,差距最大的主要在LED路燈和隧道燈,有的價差達10倍以上:規格為9000Lm的LED路燈產品價位高達9200元,低價位只有920元;規格為14000lm的LED路燈產品高價位居然達到11000元,而低價位的才1062元。據廣東中龍交通總經理陳斌介紹,目前LED路燈的市場價格為20¥/W,價格上下浮動不會超過20%。9000lm的路燈產品功率在80-100瓦之間,市場價格在1800元左右??磥?,不少企業為擠進財政補貼,不惜血本報低價。但這是否成一樁賠本買賣,還得看補貼是否到位。
當然,低價也并非企業中標的唯一砝碼,但作為公開性的LED照明財政補貼招標,投標企業所報的低價,多少會對市場有一定的沖擊。而在這次招標中上演的價格亂象,無疑是LED照明市場價格戰的縮影,而這場價格戰在2012年來勢將更兇猛。
而對于中標后的企業來說,不見得中了標就一勞永逸,此次招標中,LED燈具企業和傳統照明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一個非常大的看點,甚至是兩大勢力之間的競爭的分水嶺。懸念終將揭曉。不論是從品牌、影響力、二級市場的反饋角度,結果的戰略意義大于實際收益。